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亲爱在家长们、同学们:
现在班级里的有眼镜一族越来越多,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也高达 88.5% ,近视已然成为了我国的国病。我们知道人类所有知识的感知,外界信息的感知, 90% 的来自于我们的眼睛。所以视觉问题不但是一个看得见的问题,也是一个视觉认知的问题,除了失去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 恐惧的事件。在 18 年 9 月份的时候,我们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国家也接连的发布了一些文件,以引起社会对孩子近视防控的重视。
那什么是近视眼?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眼球的发育。
我们知道,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 . 他的手都很小 : 眼睛也是一样,从生到成人,眼球会慢慢变大,刚生的宝宝,眼球很小,视力很差 . 但并不近视,甚至还有 300 度左右的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不 断地变大,远视度数下降,,视力也越来越好。如果远视度数消失后, 眼球还继续变大,近规度 数就会增加,看远也会越来越模糊 . 大家有没有发现眼球变大的过程是不是很像吹气球。因为吹气的过程,气球的球皮会越来越薄 . 终就会发生破裂。好比家里的保鲜膜,用力拉扯就容易破损 . 相信 很多小朋友都明白了 . 眼球就像一个气球 . 近视 , 加深就像吹气球,眼球越大,近视 度数就越高、视网膜就越容易变得破损,进而导致现野缺损甚至失明。而且据我了解,一旦视网膜出现问题,医生也修不好!
这下同学们明白了吗?近视的危害近视危害不容小觑。
我们怎么做才能防控近视呢?
其实我们江阴政府已经在 2015 年 11 月 2 日,江阴市教育局和江阴市卫计委联合发文《江阴市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入校筛查,近防宣教,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小学的近视率下降了 3.7% ,初中的近视率降低了 0.52%.
近视防控除了政府学校的努力,家庭防控也是尤为重要的,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控制孩子电子产品使用,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保障睡眠和营养,带孩子定期到医疗机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孩子需要强化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疫情期间,主要是线上学习,用眼得注意:(一共 5 点)
(一)上网课的姿势
不少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网时,不注意坐姿,甚至还来个 葛优躺 ,这是不利于视力的。读写提倡的坐姿是一寸一拳一尺,眼离一尺,胸离一拳,笔离一寸,即两眼和书本保持一尺( 33.3 厘米),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握笔的指头离笔头一寸( 3.33 厘米)。同理,上网课,眼睛和电脑屏幕的距离,也要保持 30 厘米左右,而且,屏幕要在双眼的正前方,不要歪歪斜斜。
(二)适当远眺
科学用眼,有个著名的‘ 20-20-20 ’口诀,即在阅读、书写、看 PAD 或手机等用眼 20 分钟后,要抬头眺望 20 英尺( 6 米外)远方至少 20 秒以上,放松下。上完一节课,就要远眺几分钟,或是做简单的睫状肌训练操!
睫状肌训练操: 让孩子站阳台,眺望五米外的某一物, 好是绿色植物,盯着看一分钟,马上看距离 35 厘米左右自己手的中指指尖,从指尖一直往下看到掌心,要看清楚掌纹,坚持 15 秒,再眺望五米远处的物体,这样重复 10 次左右。
人们看远看近的调节时靠睫状肌完成的,看近的时候睫状肌收缩,用力增加晶状体的曲度,把焦点拉近;看远的时候睫状肌放松才能让晶状体处于放松状态,焦点自然回到远处。所以远眺有助于眼肌的放松,对视力有好处。
( 三 ) 能用大屏幕就不用小屏幕
上网课保护视力还有一个原则:选用大屏幕,即能用电脑就不用平板电脑( pad ),能用 pad 就不用手机。我们建议,能用电视机就不用电脑。可以尝试把电脑上的画面投屏到电视机屏幕,因为电视机屏幕大,看电视的距离也可以尽量远一些。
( 四)饮食与运动
( 五 ) 早发现,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3 岁开始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每隔 6 个月建立一次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连续性直到 18 岁视力发育成熟。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的检查项目主要分为初检,散瞳复检和科普宣教,项目比较全面,一番检查下来,孩子处于什么状态都可一目了然。检查中,家长跟孩子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数据就是眼轴, 3 岁时可达正视眼水平约 23mm ,此后以每年约 0.1 ~ 0.2mm 的速度生长( 30-60 度) 13 ~ 14 岁即可达到成人水平 24mm 。眼轴每长 1mm ,近视约长 300 度,所以关注眼轴的变化趋势尤为重要,孩子是在正常生长,还是快速增长,如果是快速增长,则需要人为干预。
总结一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主要是给没有近视人群提前做好预防干预,已经近视人群,科学矫治, 控制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通过屈光检查发现潜在其他眼病,及早处理,提高视觉质量。
后总结一下
[青少年近视预防方法]
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要注意用眼节制、休息,以及确保正确的用眼姿势和用眼习惯。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