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奥运会了吗?
虽然疫情仍然肆虐,会场无法看到山呼海啸的观众,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运动员们的激情,尤其是咱们 ,首金来得如此之快!
当然,是咱们女同胞先拿下哒~
7月24日上午,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上,21岁的清华学霸杨倩,在落后0.2环的情况下,稳稳地用 后一枪逆转局势,顺利拿下了东京奥运会的 枚金牌,这也是 队在东京奥运会上的 枚金牌!
除了这枚金牌,7月24日,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 选手庞伟获得铜牌。7月25日,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 选手姜冉馨获得铜牌。7月27日,庞伟和姜冉馨组合获得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金牌,杨皓然、杨倩组合夺得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金牌。
在庆贺 队喜获奖牌的兴奋之余,可能很多人对于射击这项相对冷门的运动有诸多疑问,比如:近视是否可以练习射击就冲上话题热搜榜。
也有人发出灵魂提问:射击手的眼睛是不是都锐如鹰眼?
好吧~这个鹰眼视力也很好~
首先大家要知道,射击比赛能打中 高分的十环有多难吗?
7月26日,前国家女子射击队队员,奥运 ,国家射击队女子步枪和手枪教练陈颖老师,在一次连麦东京的直播节目中就表示:十环,大概就像一个酒瓶盖,然后拿到20米外。
这样一个极小的目标,想要看清,真的需要鹰眼般的视力了,但是射击考验的是人类的视神经和脑调节的能力,(每个)运动项目挑战自我极限的方面不一样。绝大多数(射击运动员)眼睛都不是很好,因为每天视神经很疲劳。陈颖老师说。
陈教练的解释,也引得其他嘉宾纷纷附和,因为他们在询问奥运 ,同样身为国家队教练的杜丽、里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 张梦雪时,都得到同样的回答,她们的视力都不太好。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射击运动员,还可以是高度近视!毕竟奥运会中可没有具体规定,近视到什么程度是不能参赛的。像 奥运金牌 人许海峰,就曾说自己在获得 首枚射击奥运金牌时,视力还不到0.5,是近视眼,但他依旧为 实现了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而 射击教父王义夫,视力曾一度低到0.1,自己曾调侃以他的视力,都快够参加残奥会的标准了,却照样在雅典奥运会拿下了 。
而谭宗亮、邱健、张鹏辉、费逢吉……这些 神射手们,视力或多或少都有些差,不止是 ,曾经力压朱启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的印度神枪手宾德拉,也是一位眼镜侠。
当然,射击运动员选材,对视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 后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的原因,与长期训练有一定关系。因为长期注视同一目标,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视力下降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每一个运动员能否在奥运赛场上拼搏,能否 终获得奖牌,都值得我们的掌声,他们吃的苦,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近视,成长道路上的大敌
虽然大多数人不会从事射击运动,但说到视力问题,我们确实需要重视,尤其是对尚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而视力问题 常见的就是近视。
这个段子,带着调侃,背后却是令人惊讶的残酷现实。
根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再看下各学龄段的近视数据,6岁儿童近视率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换句话说,每100个6岁以下的 儿童,有14双眼睛已经近视了。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 的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居 第1位。
小荐查过一些调查数据,发现在五六十年代, 近视人口大约占10%-20%,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近50%!当然,不光是 ,同是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是高得惊人。媒体三联周刊在进行相关报道时用全军覆没这个词来形容亚洲的近视问题。
近视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视眼说白了,就是眼球的前后径变长导致的。
我们都知道眼睛看见东西,是因为光线的反射,平行光线通过晶状体和角膜的折射,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上,产生的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导到视觉中枢,这样再反馈到视网膜表面形成物象,眼睛就可以看到东西了,如果眼睛不同的位置出现病变,就会导致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
如果眼睛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的投影聚焦到视网膜前的位置,而不是正好投射在视网膜上,看远处的东西就会模糊不清。
为什么开始近视的孩子总是挤眉弄眼,眯眼视物,这是在用微表情聚焦呢。
麻烦的是,严重的近视眼因为眼球前后径的拉伸,眼球内拉扯的作用,许多眼睛疾病也会找上门,什么视网膜脱落啊,青光眼白内障啊,风险一下就提升了。
去年两会期间,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非常严峻。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
但近视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所有人在3岁左右会自动获得 高3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遗传等因素会影响额度),所以宝宝基本都是远视眼,直到学龄前才基本达到正常,这个变化称为正视化 。也就是说,5周岁以下的儿童,视力正常的标准和成人是有所区别的,这个标准和年龄密切相关。
远视储备就像预存的一笔钱,长大的过程会不断消耗, 好的状态是在18岁成人独立之前,远视储备刚好用完或略有富余,拥有一个正常的视力开始成人生活。
而近视,是宝宝过快地消耗完远视储备,还未成年,已经因为过度用眼开始透支视力,这样就很快会变成近视眼。
根据观察,6~8岁远视储备金不足50度的孩子,2年后85%都会发生近视;储备金不足100度的孩子,2年后一半会发生近视。
近视到底怪谁
造成近视的病理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所有的妈妈,准会说:手机电脑游戏机,整天玩,能不近视嘛?
但仔细想想,在手机电脑普及前,也有不少近视眼啊,数码产品顶多算是个帮凶。
那么,是看书学习过多吗?小荐小时候总认为眼镜就象征着知识,文化人的标志。
可是,不看书是不是就不会近视?文盲中就没有近视吗?
是基因遗传吗?有这个因素。双胞胎研究等基因项目已经发现近视主要是由遗传性的基因为主的原因引发。但是,基因不能对 近视比例急剧上升做出解释:1969年,美国在阿拉斯加一个部落进行近视观察研究发现,居住在极寒之地的部落老人近视率只有不到2%,但后代近视率却远超他们的祖辈,这就无法用基因遗传来解释了。
2002年新加坡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每周读的书本数,每周阅读的时间,以及用计算机的时间,都不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因素。
的《自然》杂志也刊登了类似结论的文章:每周看几本书、看几小时书与近视不是 的关系,而与近视发病率相关 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户外时间。研究显示,孩子在户外干什么不重要,无论运动、野餐,只要在户外的时间多,近视发病率就低。
法国巴黎 进行了相关实验,发现缺少天然光线与近视眼增加之间有一定联系。
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就是户外,尤其是户外的光线、空间,对孩子视力的影响甚大,近距离长时间的看手机、看书,只是助纣为虐,恶化视力问题。
2009年德国与 学者合作,让成都某小学一年级小学生每天下课后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追踪了3年。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的孩子们相比较,这些被强制户外活动的孩子们到9岁的时候,近视的比例是30%,而对照组孩子的比例是40%。只是短短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就 降低了近视比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医学专家都积极科普,预防近视 的方法是让孩子们多在户外活动,让眼睛暴露于自然光线下。
因此,像 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2018年8月30日,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一增一减一保障。增就是增加学生的体育课、体育锻炼,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减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必要的校内的课业负担和校外辅导的负担,这叫双减。保障,既包括照明环境的改善和近视矫正、技术指导方面的保障,同时也包括一增和一减,在制度设计上、在具体行动上确保做到。
如果近视了怎么办
首先近视也分真假,只要眼底没发生病理改变,就是假性近视,也称调节性近视,一般是用眼过度等原因,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视物模糊不清。如果及时治疗或通过强化眼肌锻炼,放松肌肉,缓解疲劳,视力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如果不及时缓解,终究会导致眼轴变大,眼底发生病理改变,成为真性近视。
虽然有人认为当孩子刚刚开始近视且度数不高的话,可以不戴眼镜,或者适当降低眼镜度数,以延缓近视发展。但配不配镜还要关注引起孩子近视发展的因素,包括孩子的眼位问题、调节能力问题等,而且不及时配戴近视眼镜,孩子近视后得不到及时的矫正, 直接的影响就是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如果近视发生在较小年龄,却长期未得到正确矫正,很有可能在将来想要给孩子矫正的时候,发现孩子即便通过戴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视力。
同时,如果孩子近视后长期得不到正确矫正,即便后期度数持续增加、视力持续下降,也无法被感知。
所以,权衡利弊,及时配戴眼镜会降低许多继发问题。而且,目前在青少年近视镜片方面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技术应用,因而 多专业人士认为,孩子近视后,如果不配戴眼镜、或者度数不够,则会因为视网膜形成模糊像,而刺激近视程度加深。
这也解释了妈妈关心的一个问题,近视是不是会越戴眼睛越深?这两者是无关的。不科学控制近视,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都会加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矫治,看不清时就需要尽快戴上合适的眼镜。
顺便说一句,市面上五花八门治疗近视的校正仪、针孔镜、护眼贴,不管有什么明星代言,什么网红带货,小荐都负责的告诉你:目前没有一个可靠的可信的研究证实这些所谓近视治疗仪、明目贴有治疗、延缓近视的作用。至于从小做到大的眼保健操,也没有证据显示眼保健操有预防近视的作用,没好好洗手还有感染红眼病风险。
如果因为疫情、台风出不去门,可以试试陶勇医生的20—20—20法则:每隔20分钟休息20秒,目光离开屏幕向20英尺(约合6米)以外的地方眺望,不眯眼不眨眼,全神贯注凝视并辨认其轮廓,使眼睛处于一种活动的过程中,起到调节灵敏度的作用。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