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孩子 发生近视后,随着眼球的发育,每年的近视度数会随之逐年增长,直至18岁以后趋于稳定。在不做近视防控的情况下,发生近视的年纪 越小,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几率也就越大。一旦发展成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孩子不仅要面对 厚的镜片,还会在择业就业方面多有限制。 重要的是,高度近视眼往往会增大 眼底并发症的风险,为其终身眼健康埋下重大隐患。
虽然高度近视眼一样可以通过戴眼镜、近视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其存在 高的眼底并发症风险却不会改变。高度近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会经过三个阶段。了解近视的本质,积极防控,是避免高度近视的 办法。
01
近视的演变过程
在近距离用眼时,眼睛为了看清近物,使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变凸,从而达到类似照相机那样调焦的功能。然而,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看远时反而不能放松,引起看远看近调节失衡。睫状肌的调节就如“弹簧”一般,如果用眼过度使睫状肌这个“弹簧”绷得太紧,使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持续收缩的状态,“弹簧”的弹性就会变差,看远时也无法放松,从而导致视物模糊,这时就会表现出我们常说的。
称为调节性近视。 可以通过用眼行为的改变,缓解睫状肌的紧张状态,使睫状肌得到充分的放松。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视力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2、真性近视阶段
过度用眼,眼部疲劳不能得到及时缓解,,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后引起调节滞后,即物象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后,造成远视性离焦。视网膜为了清晰成像就会朝着物象聚焦的位置生长,进而刺激巩膜不断
真性近视在学术上又称为轴性近视,真性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通常比正常人眼轴要长。 真性近视一旦形成,是无法恢复正常视力的。研究表明,近视眼患者中眼轴每增大 1mm,近视度数就会增大 200-250度。通常300度以下的近视为低度近视,300至600度的称为中度近视,而600度以上者被称为高度近视。
3、高度近视阶段
600度以上的近视为高度近视,其眼底多合并病理性改变,包括巩膜变薄、脉络膜萎缩变薄及眼轴的持续增长,因此又称为病理性近视。
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眼轴的延长得不到 的控制,随着眼睛的“生长”,眼球壁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被撑得越来越薄,从而诱发各种眼底并发症,比如黄斑萎缩、黄斑裂孔、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完全失明。
眼科界研究统计的结果显示,一旦发展至高度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青光眼发生几率比普通人群高14倍、白内障几率将增大 3倍、如果度数大于800度,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将比普通人群高8倍!
02
如何预防发展为高度近视?
1.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孩子 3岁开始就能配合大部分眼科检查,可以开始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通过定期地记录孩子的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眼压、屈光状态等,持续跟踪孩子们的眼球和身体发育状况,及时发现相关指标是否异常,以及预测近视发展趋势,并发出预警。然后采用相应的行为干预预防近视的发生,或者用光学物理方式 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避免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2.行为干预
良好的用眼习惯是近视防控的首要前提。
3.视功能训练
青少年孩子 正处于视功能发育期,如果眼睛调节功融合功能 和立体视功能 不好,尤其是对于间歇性外斜视、外隐斜的孩子来说,很可能会促进近视加深。对于这些孩子可以通过系统的视功能训练来完善双眼视觉功能,以利于近视的控制。
4.后巩膜加固术
这种手术主要用于近视度数过高、眼轴过长的高度近视人群。
进展性近视伴随眼轴长度的不断增长而加深。眼轴长度过长的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黄斑出血、黄斑裂孔、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底病。因此,控制眼轴增长是防止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重点。
后巩膜加固术是应用异体或自体的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加固眼球后极部巩膜薄弱的部分,来限制后巩膜扩张的手术。后巩膜加固术可减缓眼轴异常延伸,促进巩膜新生血管网形成,改善眼底血液循环,促进视细胞新陈代谢并提高其功能。
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方式 作用不佳时,就需要两种或多种方式 联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防控作用。近视不能根治,但专业的检查是前提、科学的预防是关键,综合方案减缓进展速度是重点。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