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科,经常有人询问:“医生,我手术后的视力能恢复到多少?能到1.2或1.5吗?”屈光手术后的视力到底能恢复到多少?相信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并且有些病人一味的追求矫正视力的数值大小,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视力的好坏并不直接取决于矫正视力的数值,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包括了看近处的“近视力”。正常情况下,高于0.8(小数记录法)或是4.9(5分记录法)的屈光术后裸眼“远视力”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单眼能看到0.8,双眼一起时基本能看到1.0。当然如果是参军、考军校或是公务员等体检时的裸眼“远视力”要求一般是0.6(小数记录法)或4.8(5分记录法),当然,民航的飞行员或空乘人员对裸眼“远视力”的要求会 高。
这么,屈光术后的视力到底能够恢复到多少呢?主要应从“术前的较佳矫正视力 ”和“术后目标屈光状态 ”这两个方面来判断。
术前的较佳矫正视力
在验光结果比较准确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术前验光的较佳矫正视力越好,(也就是戴较准确度数眼镜的视力越好)术后的视力也应该越好。
虽然屈光手术的风险很低,手术的预测性也不错,大多数人术后的视力也都能达到(甚至超过)术前验光的较佳矫正视力。但是大多数医生还是只会保守地估计术后裸眼视力应该不低于术前较佳矫正视力的“八成”。也就是说,如果术前较佳矫正视力是1.0,虽然多数人术后的裸眼视力都能达到1.0或 好,但医生一般只会保守地估计术后裸眼视力不低于0.8,很少有医生会保证视力能达到1.0或 好。
术后目标屈光状态
屈光手术的较主要目的是摘镜,并且尽可能地达到术后理想屈光状态。比较理想的术后目标屈光状态是指,术后不光是看远处时清晰明了,而且看近处时也比较舒服。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采取“做足”、“做够”或“做欠”这三个方式。“做足”是指术后呈现轻度过矫的屈光状态,“做够”是指术后呈现既不欠矫也不过矫的屈光状态,“做欠”则是指术后呈现轻度欠矫的屈光状态。
一般情况下,年纪在35周岁以下时,眼睛的调节能力比较正常,术后看远处比较清楚的话,看近处时也应该清楚,也就是说术后“远视力”比较好的话,“近视力”也比较好;35周岁到45周岁之间,双眼的调节能力会稍微弱一些,术后如果看远处时比较清楚的话,看近处时可能会比较费力,也就是说“远视力”比较好的话,“近视力”可能会受到影响;超过45周岁,术后看远处时比较清楚的话,看近处时可能会出现“老花”症状,也就是说“远视力”要追求好的话,“近视力”可能就不太好了。
因此,如果是近视眼,单独地只考虑年纪这一个因素的话,一般情况下,35周岁以下建议要“做足”,35周岁到45周岁之间建议“做够”就行了,45周岁以上建议要“做欠”一点。也就是说,年纪超过35岁的话,术后不要一味地追求看远处时清楚的“远视力”,还要兼顾看近处时比较清楚和舒服的“近视力”,一般情况下术后单眼的裸眼“远视力”不低于0.8就行了,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看远处和看近处时都比较清楚和舒服。
除了年纪这个主导因素以外,医生会还会根据术前的屈光状态、术后是否容易回退、手术目的和主导眼情况(是右撇子眼,还是左撇子眼),以及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用眼习惯和需求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分析并设定合理的手术参数,从而尽可能地达到比较理想的术后目标屈光状态。
总之,术后视力到底能恢复到多少,需要医生根据详细的术前检查结果才能基本达到。医生术前会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尽量达到比较理想的术后裸眼视力和目标屈光状态。 扫码.
高端屈光术式 尽在眼科
近视手术也能AI智能化定制。 眼科在全飞秒、ICL、精雕老花矫正等高端屈光术式的基视患者看得清晰、看的舒适。
专业眼科检查
专业详实的眼科检查是后续科学诊断的前提。.术术前检查项目以及全面的眼健康检查建档、老花白内障检查、OK镜试戴等流程,铸就眼科诊疗 防线。
眼科简介 眼科源自于 的大学光学医疗体系,创立于1992年,连续4次通过「JCI 医疗认证」。以「高质量眼科激光视力矫正中心」得到 质量标章认证,「无刀老花近视激光」获.生技医疗质量奖。目前,眼科在.宝岛.有25个眼科中心,在大陆设立了13家眼科诊疗机构,未来也将持续扩点。2017年,大学光学医疗体系与上市的.迪安诊断公司之母公司(. 眼科 务, .诊疗项目。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