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我国近视人群的统计数据出炉,我们近视眼人数超过6亿,其中青少年群体近视率达53%,大学生人群 是高达90%。
首先看到这份数据,我们除了震惊之外,还是震惊!
虽说近视不像某些急性疾病如此令人担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今日的近视大流行可能也与我们的主观意识有着关系。
那么是什么导致我国如此高的近视率呢?
其实,放眼全 ,人群罹患近视的概率的上升是一个普遍的大趋势——全 各国都面临这个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有人就发现这恰好与电子产品——电视、手机等——大流行重合。
换言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电子产品的流行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但是,真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1970年代,电视、家庭计算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西方国家的孩子开始呈现近视率攀升的现象——美国孩子的近视率上升了67%。
既然电子显示器会损害视力,那么它是怎样具体导致视力损害的呢?
当时的人们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是由于电子显示器引起的视觉疲劳引起的,即长时间阅读电子屏引起的视觉疲劳引起的。
关于电子显示器引起视觉疲劳的原因,一般可归纳为至少两种以上的可能假说原因:
1.电子显示器的光亮度及明暗变化会引起视觉疲劳;
2.眨眼频率降低引起的视觉疲劳;
基于此,人们提倡使用纸质书籍来进行阅读,或者用电子墨水屏等减轻或预防近视发生。
但是,2012年来自瑞士的一份研究报告却显示,无论是使用液晶屏幕还是电子墨水屏幕,在引起视觉疲劳上是没有 差异的。
电子墨水屏幕
< div>
此外,也还有人通过对比纸阅读纸质书籍和液晶显示器在引起视觉疲劳上的差异,结果也发现二者其实也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大的差异。
另外,还有人开始提出,电子显示器的明暗强烈变化,可能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
因为快速变化的光亮强度等,会使得眼部调节肌肉频繁劳作, 终导致疲劳。
此外,还有人认为眨眼频率降低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
这种观点也是很好理解的,如果眨眼次数严重减少,则眼部相关肌肉维持在同一位置时可能引起疲劳几率也增大。
但是,这些观点都没有得到很强的证据支持。
从1990年代开始,有人就对所谓视疲劳引起近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比如,1996年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将计算机使用量与近视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计算机并不比其他近距离操作活动在诱导近视上具有 高风险。
换言之,看电脑屏幕并不比读书看报、缝纫刺绣等 能诱发视力损害。
即他们认为真正导致近视的原因可能与看东西过近有关,而与看的什么东西无关。
还有研究的结果显示,近视与光线不足呈现 关系!
但是,也有人却认为近视的本质并不是因为光亮强度引起的近视,而近距离视物才是!
当光线不足时,人会不自主的去凑近它观察它,以获得 加清晰的视觉。
而此时其实是 需要长时间保持眼球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进而可能导致近视。
当然,还有研究认为,近视可能与基因的关系要比我们认为的比环境影响 大。
比如,200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可能是导致近视的首要原因。
该研究连续3年对美国5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随访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有20%(一百多名)学生罹患近视。
研究者对该部分人群的相关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亲近视的儿童罹患近视的概率是双亲无近视儿童的5倍。
人眼之所以能随时看清近处和远处,是由于我们眼睛前部的调节结构来完成的。
在眼睛的 前部,存在着角膜、虹膜和晶状体等结构。
虹膜的收缩放松,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如此控制进入眼中的光量。
角膜是一块凸起透明的结缔组织,其上拥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故可以敏锐地感知掉落到角膜上的灰尘等。
而晶状体是一种具有弹性可变厚变薄的特殊结构。晶状体的厚度的变化,是由与之相连接的睫状肌的收缩放松来完成的。
当睫状肌收缩,晶状体被拉伸变薄,晶状体的折射曲率变小,人可以看到远处;当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则变厚,折射曲率变大,人可以看见近处。
一般情况下,人的晶状体系统可以随着日常生活需要来自我调节,使人眼找到合适的折射曲率,进而看见目标。
但是,当晶状体系统出现异常时,这种调节机制就也出现了偏差,于是近视就产生了。
综合来看,有这么几点我们是可以明确的:
1.电子显示屏可能并不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
2.罹患近视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下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机制非常复杂。
3.视觉疲劳引起近视是缺乏充足证据的。
所以,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很可能并不是导致近视的真正原因。
老花眼变近视眼什么原因
因为导致近视的可能与看的内容无关,而与长时间看近物等有关。
此外,使用纸张、电子墨水屏并不会降低近视的发病率,而之前大众还一直坚信这种方式可 预防近视。
故综合各方面来看,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阅读,可能才是保护视力真正 的措施。
而不是简单地寄希望于所谓的防视疲劳等特殊装备。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