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近视可以治疗吗
文 |马娜
纽约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多少年时(ID:xiaoduoui)
前些天是 爱眼日。谈起保护眼睛,尤其是预防儿童近视的话题时,相信很多家长就会紧皱眉头。现在孩子的课业压力那么大,前不久还连续上了好几个月的网课,爱眼这个话题,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关于近视及其防治的话题。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在纽约这个大环境当中,众所周知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虽然说包罗万象,但说中文的眼科医生并不是非常多。作为父母的 代移民,不管英文水平是怎样,永远都是希望,如果有可能尽量能够用自己的母语和孩子的眼科医生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随着现在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近视及其防治,现在在我的临床工作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另一个原因是个人因素。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从6岁开始就被诊断为近视, 早只有125度,但是它的进展非常的 ,每一年都超过一百度的进展,到他9岁时已经有500度近视了。
作为一个眼科医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近视一年一年在自己手上加深,加深到9岁500度,我的内心是非常绝望和崩溃的。
咱们 有一句古话说:久病成良医!
也就是说当一个病人被诊断为某一类疾病的时候,出于对个人自身健康的顾虑和关切,会通过各种渠道查询与这一类疾病相关的所有的资料,包括这个疾病的发病机制,这个疾病的 新治疗进展,不断的跟踪报道。
久而久之,患者会成为这个疾病领域的 好的医生。这个道理在我这儿也同样适用。
作为一个近视患者的母亲,她是 想知道怎么样可以防治近视。
自从我的孩子被诊断为近视之后,这些年来我咨询了所有我可以咨询得到的儿科眼科专家和导师,同时我也查询了所有我可以查阅得到的文献,在阅读文献当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会把这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我的临床工作当中。
关于防治近视,我也很愿意把我这些年查阅文献的一些心得,以及我临床生活临床工作当中的一些体会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
什么是近视?
近视的诊断其实非常的简单,很多家长在把孩子带到我的诊所之前,自己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家长通常到诊所里会告诉我:我觉得我孩子可能是近视了。他总是眯着眼睛看远方, 近我发现他看电视坐得离电视机越来越近,简直是要坐到电视机跟前他才看得清楚,所以我觉得多半他已经近视了。
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诊断十之八九是正确的。
近视,简单地说就是看远是模糊的,看近的时候是清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眼球的结构。
通俗地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眼球想象成是一个照相机,外界的环境物象通过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球,也就是照相机的镜头里,被眼球聚焦以后形成一个聚焦点,投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底片上,形成一个视网膜感受得到的图像。
用照相机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如果镜头不聚焦的话,那么底片上出现的像是模糊的。同样道理,如果眼球聚焦的焦点不正确,那么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就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
为什么有的眼球聚焦会出现问题,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呢?
这点我们要借助一下高中的物理知识。
虽然说我们的眼球是一个高度精密、高度协调的器官,但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凸透镜。
我们都知道凸透镜有一个聚光的功能,也就是说当平行光线进入到凸透镜以后,凸透镜的聚焦功能发挥作用,会把所有的光线聚集到镜片另一侧的焦点上,凸透镜的聚焦功能越强,那么聚焦的焦点将会离镜头的光学中心越近,这个聚焦能力有一个衡量单位叫做D,英文叫做Diopter。
从凸透镜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眼球可以简化为一个具有60个D的凸透镜。当我们注视远方的时候,远方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相当于是平行光线,进入到眼睛以后,被这个60个D的凸透镜聚焦,如果聚焦中心正好落在视网膜上,那么这样的眼球成像的视网膜的图像就是清晰的。
如果相对眼球的聚焦能力来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聚焦中心将会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在视网膜上就不能成为清晰的图像,这种情况叫近视。
简单地来说,近视也就是说相对于眼球的聚焦能力来说,眼球的前后径太长了。
而当我们注视近处的时候,近处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比从远处发射出来的光线相对来说 加发散,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眼球有 加强大的聚焦功能,才能够把物体成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成为一个清晰的图像。
正常情况下,人体越年轻,这种聚焦变化的功能就越强。也就是说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平均每一 球能够从60D可以变到75甚至78个D;而在我们60岁的时候,这个功能几乎就完全丧失了。
那么这种时候再看近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眼球不能从60D变成63D,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我们的眼前加一个凸透镜来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老花了。
在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以后,睫状肌处于疲劳状态,可能会出现一个不能放松的状态。所以相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的长度来说,这样的眼球的聚焦功能过强,聚焦的焦点依然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种就叫做假性近视,常见于青少年。
儿童近视,在亚洲的流行程度
根据近视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近30年到50年之间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视发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
美国的眼科协会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年龄12岁到54岁之间,近视的发病率从1970年24%增加到2008年的33%。而在亚洲近视的流行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
根据报道,在年轻一代的孩子当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近视率在韩国已经高达94%,新加坡82%,咱们 近视的发病率也是高发人群。
的文献报道,小学生当中有10%到20%的学生已经被发现得了近视。中学里50%的孩子被发现得了近视,而大学里这个比例高达90%。在咱们的台湾,有85%的年轻人被发现得了近视。
这些数据都显示近些年来在全 范围内近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流行。所以近视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那么作为医生和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我们这么顾虑近视呢!
不要小看近视,
它真有可能造成失明
这里要提到近视的分类。根据近视的严重程度,近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低于300度以下的都称为轻度近视,高于600度的称为重度近视,介于这之间的叫做中度近视。
通常来讲轻度近视,除了因为需要配戴眼镜而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之外,并不会太造成其他严重的后果,然而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就完全不同了。
很多时候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可以会造成很严重的,甚至导致失明,视力 性下降的一些后果!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视网膜脱落。
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轻度近视与非近视的眼球相比,自发性视网膜脱落的概率增加了四倍,而高度近视和中度近视这个概率增加了十倍。
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们说,你不可以再看手机了,你不可以这样一直盯着电脑看了,否则早晚有一天你的眼睛会瞎掉的!
如果我这样对我的孩子说,他通常会认为,我在危言耸听,言过其实。因为他很有可能会反驳我,说,我无非就是需要戴眼镜,戴上眼镜,我立刻就看得清楚了,哪里就会瞎掉了。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在这里我想举两个真实的案例,这两个案例都是我临床上亲眼见到的。
当我对他提出说要不要散瞳做一个常规检查的时候,他并没有拒绝,而散瞳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其中的一 球有一个巨大的视网膜的撕裂,病人并没有创伤的历史。
六岁孩子眼睛近视怎么办
当然这个病人非常幸运,因为我们及时发现他的视网膜撕裂。
如果当初他拒绝我的散瞳(检查),那么可想而知,迟早有一天他会面临突发性的自发视网膜脱落,视力下降,甚至可能会失明。
那么很有可能他会成为我们在微信上读到的某一则新闻,某某年轻人在黑暗当中玩手机玩了四个小时,触发视网膜脱落。
另外近视也被发现和青光眼、白内障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除此之外,在白内障手术之后,自发性视网膜脱落的概率,近视的眼球比非近视的眼球增加有5到6倍。所以当我们的家长对孩子们说,你再近视下去,总有一天眼睛会瞎掉的。
其实,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有医学实例作依据的。
既然近视可能带来这么一些严重的后果,那么关于近视,作为医生和家长,我们不仅仅是要治疗,通过佩戴眼镜,佩戴隐形眼镜或者是各种激光手术来进行治疗,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预防和控制它的进展。
8岁小孩200度近视有可能恢复吗
遗传、环境、生活方式,
哪一个才是造成近视的根本原因
说到如何预防和控制近视进展,首先我们要了解近视是怎样产生的。
人类医学对于近视产生原因的探索,其实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三百四百年之前,人们本能地把近视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太多的书本工作,太多的近距离工作,产生这样结论的原因是因为观察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近距离工作越多,这样一组人群近视的发病率就越高。
所以在几百年前,有人甚至提出,建议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使用一种托架,把头放在上面,这样可以控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使之不至于过近而加重近视的产生。
到了20世纪的初期和中期,随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细胞水平,人们开始从基因的角度去研究近视产生的原因。
因为观察到如果父母双方都近视,那么下一代近视的概率会远远高于其它的正常人群,同时也观察到同卵双生子同时产生近视的概率要高过其他的兄弟姐妹。
所以很多研究试图发现是什么样的基因来导致近视。
曾经有超过一百种的基因定位,被认为是和近视的产生有相关性。
而1969年和1975年,关于爱斯基摩人近视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改变了人们对近视的基因探索想法。
我们知道爱斯基摩人是生活在北极圈里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即便是在20世纪,他们始终保持着原始的生存方式,他们住在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村落里,没有学校,几乎没有人识字,日常的主要生活方式无非就是捕鱼、打猎,那么自然也不会有电视、手机、书本这些现代化的一些工具。
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在1950年以后开始逐渐地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
1950年之后,爱斯基摩人的村庄里开始出现了学校,新一代的年轻人被强迫进入到学校里去读书认字。
1969年,美国的光学杂志上一篇文章发表,根据文章揭露,居住在极北的阿拉斯加的一组爱斯基摩人,这个小村庄里面,老一辈的爱斯基摩人,131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是发现有近视,然而他们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孙子当中,超过半数的人却被诊断为近视。
1975年,加拿大的学者也报道了类似的发现,在一个300人左右的与世隔绝的爱斯基摩小村庄里面,30岁以上的爱斯基摩人当中近视的发生率只有4%,而到了新一代的爱斯基摩30岁以下的年轻人当中,近视的发生率达到了31.2%。
这个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人们开始怀疑遗传背景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究竟哪一个才是造成近视产生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爱斯基摩人当中,从父辈到子辈,遗传背景相对来说是稳定的。而近视的发病率却有十倍以上的增长, 可以解释的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
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那也就是接受教育年头越多的人群越容易发生近视,而经常出勤率高的学生,好学生也 容易发生近视。
从此之后,关于近视产生的机制的探索,人们逐渐从偏重于基因论开始转向为环境因素,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被认为是造成产生近视的重大原因。
因为前面提到过,当我们眼球看近的时候,睫状肌是处于紧张和收缩状态。
这种长期的紧张和收缩会促进眼球前后径拉长, 终造成近视。
1979年就有文献报道说,潜水员因为长期生存在潜水艇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这一类人群近视的发病率远远高过其他的同等年龄的年龄段。
市场上的治疗方法:
阿托品、双光镜和OK镜
基于这些认识,既然我们认为产生近视的原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超过遗传背景,近距离的工作,狭小的空间是造成近视的重要诱发因素。
每一种防视方式后面,都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和研究来证明它的 性,同时每种方法也都有它的局限性。
比方说阿托品散瞳,虽然有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明它可以减慢近视的进展,然而2008年新加坡一位学者报道发现,通过两年的阿托品治疗,虽然可以减慢近视的进展,但是一旦停药以后,停药的 年,使用阿托品的眼睛近视进展就超过了一百多度。
这是一个为期三年的研究,所以说,停用阿托品两年以后会怎样,三年以后会怎样,长期 用会怎样,并没有任何文献报道。
双光镜以及多光镜也被发现,在使用的 年之内可以一定程度的减慢近视的进展,然而使用超过两年之后这个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OK镜是近十几年来一个新兴事物,通过晚上佩戴一种硬片,达到把角膜压平而减轻近视的作用。
在2002年,OK镜的一家生产公司叫做PARAGON已经通过了FDA认证,被批准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可以夜间佩戴用以治疗近视。
而据临床数据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人,在六百度以下的近视病人通过晚上佩戴OK镜,可以在白天达到超过0.5,也就是20 40的视力。
的防治近视的方法,竟然是……
2002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给我们的近视防治带来了一线新的希望。
Nature的文章提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研究,其中包括在2007年Ohio一家大学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追踪了五百个八岁到九岁的没有近视的孩子。
通过五年的追踪调查以后,人们非常诧异地发现,每周所阅读书本的时间或者是使用电脑的时间,其实都和近视没有直接关系。
而有一个因素却和近视有非常重大的联系,那就是每天这个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就是说户外活动越多,这个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越低。
一年以后澳大利亚有一篇类似的报道出现,这个研究里面样本的数量 大,追踪了四千名儿童。
三年以后四千名儿童当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出现了近视,而 一个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因素会与近视有相关的,就是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
2009年,同样的一组澳大利亚的学者在 的成都开展了一批类似的实验。在这个事件当中有九百个孩子参加了研究。
九百个孩子的一半儿在学校里多开了一节四十分钟的户外活动课,三年之后发现,多开四十分钟户外活动课的孩子当中百分之三十得了近视。而对照组没有这个四十分钟户外活动课的人有百分之四十发现了近视。
类似的研究在咱们的 台湾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
研究发现,如果在八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强迫所有的孩子到操场上到户外去开展活动,一年以后,强迫被送到户外活动的孩子只有百分之八得了近视,而邻近的学校没有这八十分钟户外活动时间的孩子有百分之十八的人都得了近视。
所以关于近视的防治目前研究认为 的方法是把孩子送到户外。 每天如果能够达到三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那么即便这个孩子用同样的时间在做功课读书或者是使用电脑,他也不容易发生近视。
所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孩子多多带户外去。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不管再难,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是为了孩子的眼睛健康会想尽办法尽各种努力把孩子带到户外去。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才是 的防止近视的方法。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健康的视力明亮的眼睛,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多少年时(ID:xiaoduoui):《少年时》帮助中小学生 好地阅读、学习和成长,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高品质的科学和人文跨学科专业新知,帮助那些对主题式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孩子提升思辨能力和 视野,成为面向未来的阅读者、思考者和行动者。
不检测、不收作业、不立即开始上课……这所学校的柔性复学策略太独特,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
一位湖北老师给张文宏的公开信:您的语文是谁教的
这些名师强烈呼吁:开学后千万不要做这些事!
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大阅读如何打开?这位名师的直播引爆家长圈
这位华裔弱女子 ,在美国打造了一所超时代的未来学校
投稿
邮箱:dangdaijiaoyujia@163.com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原创稿件,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当代教育者的家』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