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只有100多度,为什么视力只有0.2 0.3?”
“去年配ok镜之前视力0.5 0.6,今年度数没加深,为啥视力只有0.3 0.4了?”
很多家长都遇到了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两者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视力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检查,它是在特定距离检查患者对特定视标的分辨能力,基本原理就是检测较 小视角,(注视物在眼睛结点处形成的夹角),能分辨的夹角越小视力就越好,大家把1分视角(1′)作为正常标准(也就是1.0),10分视角(10′)对应就是0.1,所以,常见的视力大部分都在0.1~1.0之间。
检查的时间 是在3米或5米的距离查看被检者能分辨的较 小E字开口方向,这个结果是主观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检查环境的亮度、被检者瞳孔大小、眼睛的调节状态、视力表的新旧亮暗、甚至检查速度等,近视的人都有一种体验:把眼睛眯一下会看的 清楚一些,所以这个检查可重复性比较差。而医生判断受试者是否看到也只是根据指认是否正确,而没办法客观评估看到的清晰度,比如下图:
大家都可以明确分辨开口方向是往右,但清晰度相差很多。
而到底模糊到什么程度就会辨认不出,每个人的判断也是不同的,下图左边那个可以看到是朝右,那右边这个呢?也许还是有人可以指认出是开口朝右:
每个人的角膜形态、近视度数和散光方向不同,裸眼看出来的实际作用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虽然都是模糊,但每个人的模糊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讲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视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0.3、0.5、0.8这些)存在偏差和波动,它和近视程度(近视100度、200度)是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近视度数是把这个视物模糊的程度量化,通过在眼睛前面增大 近视或散光的镜片,达到清晰成像的作用,直到可以分辨到1.0为标准。
上图红色的线是没有近视的理想的眼睛,平行光经过眼睛屈折适合 聚焦在眼底视网膜上,但实际情况总是有些偏差(存在近视、散光和其他误差),表现为蓝色的线。这些偏差就会让人的眼睛看到的光线模糊发散无法聚焦。
需要在眼睛前面戴上特定的镜片重新把这些光线调整到应该在的清晰位置:
这种定量的方式 会比直接检查裸眼视力 ,因此在眼科医生看来近视度数远比裸眼视力 重要。
回到较 开篇的问题:为什么验配ok镜之前视力能看到0.5 0.6,停戴ok镜之后发现近视度数没涨,视力却只能看到0.3 0.4了?原因有二:
1.视力的检查存在主观性,今天检查速度快,可能只有0.3、0.4,明天慢慢指慢慢辨认,眯起眼睛努力猜,视力可能就是0.5、0.6了。
2.视力存在“模糊适应”现象,大脑对模糊图像的识别能力会有变化,平日戴着眼镜突然摘下来,会感觉特别模糊,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大脑会慢慢适应这种模糊,提高对模糊图像的分辨能力。所以戴久了ok镜,突然停戴再查视力,可能会暂时性下降,但这并不代表眼睛的度数加深了。
简单的打个比方:
视力就相当于人的力气
近视度数就好比你的身高 身高是客观尺子测量就有准确结果 力气大小就是主观的 所以屈光度是一个相对客观的物理指标,是眼球形状决定的,可以通过检影验光准确测量。
视力是一个相对主观的心理物理学指标,受到屈光度、视网膜解析能力、大脑辨识模糊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 视力:我们眼睛视网膜可以分辨物体影像的能力,一般用1.0或5.0等数值表示(1.0为小数视力表,5.0为对数视力表)
● 裸眼视力:你的眼睛在不借助其他矫正工具情况下分辨清晰物体的能力
● 矫正视力:通过框架、隐形、手术等矫正方式矫正后的物体分辨能力
● 配镜度数:通过框架、隐形等矫正手法进行矫正时用到的镜片屈光度
● 近视度数:一般用-1.00代表一百度,读作近视100度以此类推
● 远视度数:一般用+1.00代表一百度,读作远视100度以此类推
● 散光度数:一般用-0.75代表七十五度,读作散光75度以此类推
● 散光轴位:一般用0~180度代表散光轴位置,按数字念轴位
● 瞳距:一般用54~72代表瞳孔间距,按数字读轴位,毫米为单位 文末小结 视力和近视度数存在一定关联,但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视力结果存在主观波动,不同个体即使有相同的近视度数,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视力,同样,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检查视力也可能不一样。因此,相对视力数值,近视度数 可靠。
近视度数
度数和视力是什么关系?
-名词解释-
本站部分文章和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